昆明供电局创新之举:人工鸟巢让鸟类安全栖息 南方电网昆明局:人工鸟巢背后的生态与电网双赢之道

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工作人员陈海东的故事。他看到喜鹊在铁塔上筑巢,而这一现象背后是昆明供电局在处理鸟类与输电线路关系方面的探索历程,从最初的防鸟装备到自制人工鸟巢,旨在实现生态保护和电网发展的双重目标。

在春日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洒下。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里,工作人员陈海东正盯着视频监控系统。就在这时,他看到一幅温馨的画面:一只喜鹊外出觅食归来,稳稳地落在110千伏输电铁塔上的巢穴之中。巢穴里,几只毛茸茸的小喜鹊宝宝将脑袋探了出来,发出嗷嗷待哺的声音。

就在不久之前,陈海东背着人工鸟巢,在两位同事的配合下,缓缓爬上高达25米的铁塔。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鸟巢固定在距离导线挂点1米之外的安全区域。当看到喜鹊成功入住这个人工鸟巢并且开始繁殖的时候,陈海东内心满是激动。

昆明,这座美丽的城市,它那优美的自然环境与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相互交融,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鸟类生态系统。近年来,白额雁、白琵鹭、白胸翡翠等众多珍稀鸟类纷纷在滇池等湿地安营扎寨、繁衍生息,这也使得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

陈海东深知其中的隐患,他说:“鸟类的排泄物,还有它们筑巢所使用的树枝、铁丝之类的东西,如果不小心掉落在输电线路上,很有可能会引发线路跳闸故障。而且,这对鸟类自身的生命安全来说,也是一种威胁。”他还无奈地表示:“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尝试安装了各种各样的防鸟装备,像防鸟刺、防鸟罩、驱鸟器等等,可这些鸟儿就像是跟输电杆塔有特殊的缘分一样,就是偏爱在杆塔上活动。”

昆明地区的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山林、湿地这些鸟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在过去的近五年时间里,在这些线路上总共发现了6563处鸟窝。每年因为“鸟害”而导致的输电线路缺陷数量,在总缺陷数量里占比大约达到13%左右。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不禁思考:能不能通过搭建人工鸟巢的方式,引导鸟类在安全的位置进行筑巢和活动呢?

今年3月,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依据鸟类的生活习性特点,利用竹篮和铁架自制了一种输配电线路新型人工鸟巢。然后,他们将这些人工鸟巢安装在鸟类活动频繁的线路区段。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鸟类触电,避免鸟类引发线路跳闸、短路等一系列问题。

陈海东详细地介绍说:“我们制作的人工鸟巢,不但舒适而且宽敞。更为关键的是,在鸟巢的外面还精心设计了引导停留装置。这个装置就好比是房子前面的停车场一样。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圆形抓手’的朝向,来引导鸟儿远离输电线路的导线挂点。”他还补充道,这种人工鸟巢还配备了固定装置和孵化装置。这样一来,在确保鸟巢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鸟巢对绝缘子造成短路,或者缩短铁塔与带电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

陈海东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能够得到喜鹊的‘认可’,从防鸟驱鸟转变为引鸟,让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这让我们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据相关介绍,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将会把输配电线路上已有的鸟窝,陆续迁移到人工鸟巢之中。并且,他们还打算在鸟害高风险区域、大型水源地附近的杆塔以及鸟类迁徙路径上,加装500个人工鸟巢。同时,他们还会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去掌握鸟类栖息活动的规律以及迁徙周期,从而为鸟类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栖息繁衍空间,真正实现生态保护和电网发展的“双向奔赴”。(曹春霞、钱昶旭、卢显仑)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4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