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14时53分,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接到调度命令,前往路劲御合院营救一名被埋压的施工人员的事件经过,包括救援过程中的困难与应对措施,最终成功救出被困人员,还给出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提示。
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5月3日14时53分,一阵急促的求救电话打破了平静:“119吗?你们快来呀!施工现场塌方了,有一名工人被埋在下面,你们快点来!”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迅速接到总队指挥中心的调度命令,原来辖区路劲御合院内有一名施工人员正处于被埋压的危险境地。采育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动2辆消防车、14名消防救援人员火速赶赴现场救援。
消防救援人员营救被埋压的工人。 图源: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
到达现场后,消防救援人员迅速核实情况。原来是一住户家里修缮地下室外围做防水施工时,一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坑道周边墙体突然坍塌,不幸被埋压。现场的坑道深度约4米,宽度仅仅约0.6米,这样的环境对救援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采育消防救援站指挥员陈瑜当机立断,马上下达命令,一方面对现场实施警戒,另一方面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
“当时被困者被埋压的面积较大,仅仅只有头部露在外面,脖子以下都被埋压着,他情绪非常激动,一直说四肢已经没有知觉了,还总是想转头看我们。”陈瑜介绍当时的情况时说道。
救援面临着重重困难,现场结构很不稳定,被困人员埋压地点的土质十分疏松,坑道四周墙壁布满了大量裂痕,部分墙体甚至已经处于镂空状态,随时都有二次坍塌的危险。而且距离救援现场3米处,还有一根裸露在外的天然气管道,存在天然气泄漏的风险。这么多危险叠加在一起,严重威胁着救援人员和被困者的安全。
情况万分危急,考虑到救援现场空间极为狭小,大型救援装备根本无法进入,只能容纳一个人侧身进行救援。陈瑜迅速将消防救援人员分成警戒、救援、保障、安全4个救援小组。救援组的1名消防员在做好绳索保护之后,在队友的密切配合下,小心翼翼地慢慢移动到坑道内。他首先为被困人员戴上防护头盔,然后使用木板对被困者头顶部位进行支撑保护,防止二次坍塌对被困者造成伤害。随后,这名消防员时而使用工兵铲,时而徒手对被困者周边的泥土进行挖掘。
保障组的2名消防员随时做好准备轮换救助被困人员,并且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对坑道环境进行检测,及时为坑道内的救援人员提供装备支援。安全组的1名消防员在坑道南侧密切观察北侧墙体,另1名在坑道西侧观察东侧墙体,时刻留意墙体是否有坍塌的征兆,随时提醒坑道内的救援人员注意安全。
“在救援过程中,为了缓解被困人员的压力,我们不停地跟他聊天,询问他的身体情况,还给他喂了少量的饮用水。他的家属听到他的消息后急忙跑过来,情绪特别激动,非要到现场去看看。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我们就拍了一个小视频给他家属看,告诉家属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营救。”陈瑜这样说道。
经过2个小时的紧张救援,17时05分,在清理掉大部分埋压泥土之后,被困人员终于被成功救出,随后由现场的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救治。
消防部门在此也给出提示,施工作业人员一定要注意辨识有限空间,如果有限空间发生事故,要及时拨打求助电话,依靠专业的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千万不要盲目施救,以免扩大伤亡。
本文总结了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成功救援一名被埋施工人员的事件,阐述了救援过程中的危险状况以及救援人员的应对策略,同时提醒施工作业人员在面对有限空间事故时应采取正确的求救方式,依靠专业救援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