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俄乌战争中的停火倡议展开,描述了俄乌双方、美国以及欧洲等各方在停火问题上的态度、行动和背后的考量,同时探讨了各方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是真心谋求和平还是战略权谋。
在俄乌战争的漫长进程中,战争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停火的倡议更像是一团迷雾。在那教堂穹顶之下,空荡的长椅之上,泽连斯基与特朗普靠得非常近,这是2025年4月26日梵蒂冈教皇葬礼上的一幕。前者泽连斯基眉头紧锁,似乎心事重重,后者特朗普双手交叠,作倾听状,仿佛在交流着关乎俄乌战争的重大事宜。普京宣布将在5月8日至11日“胜利日”期间停火72小时,并且呼吁基辅方面效仿。克里姆林宫着重强调,这是俄方展现出的一种“人道主义善意”,不过要是乌方违反协议的话,俄军将毫不犹豫地“充分回击”。乌克兰外长瑟比加却直接呛声回应:“想要和平就立即停火!为何要拖到5月8日?”这让人不禁思考,俄方此举到底是诚意还是一种战术呢?这已经是普京两周内第二次宣布短暂停火了。在4月19日复活节期间,俄军就曾停火30小时,当时宣称是为了“检验乌方诚意”,然而战场上的炮火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所以此次的“胜利日停火”同样受到了诸多质疑。俄军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莫斯卡利克中将在莫斯科街头被汽车炸弹刺杀,俄方直接指向乌情报部门,认为这一行为暴露了基辅方面“毫无谈判诚意”。值得玩味的是,俄方这边高举停火旗帜,另一边却高调宣布“收复库尔斯克州”。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称,乌军在此损失7.6万人,最后一个据点戈尔纳尔村已经被攻破。但乌军总参谋部第二天就反驳说:“库尔斯克仍在激战!俄方宣传纯属虚构。”面对俄方提出的短期停火,泽连斯基态度十分坚决,要求“至少30天!”乌方觉得,72小时的停火不但无法扭转战场上的颓势,反而可能会让俄军借机重新整顿军备、巩固战线。基辅更加担忧的是,特朗普提出的“和平方案”里面暗藏割地条款,要求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及乌东部分地区的控制。为了争取国际支持,泽连斯基忙碌地穿梭在罗马与梵蒂冈之间。他先后与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会晤,极力推动将“安全保障机制”纳入停火协议。法国承诺会加速交付“幻影 - 2000”战斗机,英国则秘密派遣特种部队驻守敖德萨港口,这些举动被看作是欧洲想要在美俄博弈之中争夺话语权。特朗普对斡旋俄乌冲突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急切。他宣称“离协议只差一步”,甚至放话“两周内搞定”,可是却被《时代》周刊揭穿他在竞选时“24小时停战”的承诺纯粹是“画大饼”。尴尬的是,他的团队提出的和平草案要求乌方“法律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这引发了泽连斯基的强烈反弹,他表示“14万阵亡士兵的家属绝不会接受!”白宫方面的态度摇摆不定也显露无遗。国务卿鲁比奥一边施压说“本周是达成协议最后窗口期”,一边又警告“若失败将停止斡旋”;特朗普则在社交媒体上对俄乌各打五十大板,指责普京“用导弹袭击基辅不像要停火”,同时甩锅前任奥巴马和拜登“留下烂摊子”。尽管外交场上各方争论不休,但是前线的战争血腥程度丝毫没有减弱。俄军图 - 160战略轰炸机持续空袭乌能源设施,乌军则用西方提供的“金牛座”巡航导弹反击别尔哥罗德油库。4月24日,基辅遭遇了开战以来最猛烈的空袭,俄军发射的“天竺葵”无人机与巡航导弹让防空警报彻夜长鸣。还有令人不安的第三方势力的介入。朝鲜士兵头戴圣乔治丝带参与库尔斯克作战的画面被俄国防部公开,平壤甚至计划建立“解放库尔斯克纪念碑”;美国被曝出试图接管扎波罗热核电站,遭到俄外长拉夫罗夫的强硬拒绝,他表示“核电站已在俄方可靠管理之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与泽连斯基会晤后,重申“对乌支持不变”。但是德法私下里担忧,如果按照特朗普的方案“割地换和平”,欧洲可能会面临300万乌克兰难民潮,能源管道重建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场已经持续了1160天的战争,仿佛正在把各方拖入一个更深的泥潭。普京的停火倡议到底是走向和平的一个台阶,还是下一轮攻势的烟雾弹呢?泽连斯基的“30天停火”要求,究竟是为了争取喘息的机会,还是一种拖延战术呢?特朗普急于达成的“历史性协议”,是会终结战争,还是会引爆更大的危机呢?也许答案就隐藏在未来72小时的炮火声之中。本文总结了俄乌战争中停火倡议相关的各方动态,包括俄乌双方、美国、欧洲等的态度和行动,指出停火倡议背后各方复杂的利益考量和权谋博弈,这场战争持续多年,而停火背后的真相依然扑朔迷离,未来战争走向充满未知。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