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物物区间开始盾构掘进作业的相关情况,包括该区间的工程概况、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建设团队为应对这些挑战所采取的措施等,还提及7号线建成后的意义。
工人日报 - 中工网记者刘静,通讯员丁玲报道。在重庆市沙坪坝区7号线物流园枢纽站南端的施工现场,随着一声“开始掘进!”的指令下达,名为“电化先锋号”的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的刀盘缓缓转动起来。这就意味着由重庆轨道集团负责建设的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物流园枢纽站至物流园北站区间(简称为“物物区间”)正式开启了盾构掘进作业。
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可是相当重要的,其总长28公里,贯穿重庆的西部片区,就像一条南北向的交通大动脉。这条线路串联起18座车站,把西永、含谷、金凤等城市组团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其中,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建设的物物区间全长达到2.3公里,是全线最长的区间。
这个物物区间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尤其是其中有1332米长的38‰超大坡度硬岩段。在作业现场,中铁电气化局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项目负责人吴宝游指着三维地质模型说道:“我们在这个区间的施工就像是在极限纵坡上攀岩一样,难度非常大。”因为每掘进百米,高程的变化就达到3.8米。
为了能够完成这样的地下极限挑战,项目建设团队也是想出了不少办法。他们利用三维模拟技术绘制出地下的“作战地图”,这样就实现了超高侧墙与肥槽一次浇筑成型。而且还研发了TBM掘进智能控制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对施工数据进行实时的分析。同时,为了让TBM刀具能更好地应对坚硬岩层,还为其添加了剪切强度超350MPa的特殊耐磨层,这样TBM在坚硬岩层中也能轻松作业了。
在项目总工祁宝成看来,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他们还有一个厉害的“法宝”,那就是“电化先锋号”TBM。他介绍说,这台设备就像是地下的“钢铁巨兽”,整机工作长度达到85米,刀盘直径有6.84米,总重量约500吨,主驱动功率为945千瓦,最大推力能够达到4344吨,平均日均可推进9至12米,并且还能够同步完成开挖、支护、通风等多项作业。“有了这个神器,预计到今年底,我们就能实现物物区间洞通了。”
在这样复杂的地形当中,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就像是把便捷的交通时空“折叠”了出来。等到这条线路建成之后,它将与已经运营的1号线、4号线以及正在建设的15号线、17号线、27号线等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实现换乘,这将会大幅度提升重庆轨道交通南北向的运输能力,从而为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
本文总结了重庆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物物区间盾构掘进作业的启动情况,阐述了该区间的工程情况与地质复杂性,详细介绍了建设团队为应对复杂地质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如三维模拟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刀具耐磨层等,还介绍了“电化先锋号”TBM这一关键设备的特点,最后提及7号线建成后的换乘意义与对市民出行的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