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届广交会线下展于5月5日在广州落幕之后,成都交易团的相关成果。包括成都交易团在广交会中的成交订单数量、成交金额以及与上届和上上届相比的增长情况,还介绍了一些企业在广交会中的收获,如市场拓宽、遇到新客户等,同时提到了政府为“蓉品”出川出海搭建平台的相关举措及成效。
第137届广交会的线下展在5月5日于广州落下帷幕。就在5月7日,记者从市商务局得到消息,截至5月5日,成都交易团的成绩相当亮眼。他们共计达成了1796笔成交订单,总体的成交金额接近7400万美元。这一成绩和上一届相比,增长幅度达到了42.38%,与上上届相比,增长幅度也有12.81%。
“我们的出口市场正不断拓宽。”成都瑞宬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洋龙这样说道。5月7日,当记者联系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对公司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的收获进行归纳总结。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刚和卢旺达客户确定了合作条款,现在正和埃塞俄比亚的客户商谈呢!”
四川省大运水鞋业公司销售总监王斌表示,广交会期间企业的整体表现非常不错。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市场,在今年广交会期间,有一天的成交额就达到了40万美元。他说:“我们接待了很多来自新兴市场的采购商,欧洲的采购商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合作意向,这意味着我们的出口市场正在不断地扩大。”
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将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服务融为一体的智能康复理疗设备制造商,其产品已经远销欧盟、日本、俄罗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外贸部经理肖璐璇称:“今年的感受很不相同!”在本届广交会中,他们遇到了更多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很多客户想要代理我们的品牌,这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从成交数据的增长能够看出,新兴市场买家前来采购的趋势正在不断增强,这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出海”的信心。
成都交易团的成交数据表明,来自大洋洲的订单跟上一届相比增长了8.36%,和上上届相比增长幅度更是高达821.05%;非洲市场的订单金额达到了1677.01万美元,跟上一届相比增长了807.42%,和上上届相比增长了304.15%。主要的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轻工产品、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以及智慧出行等产品。
代洋龙告诉记者,仅仅通过广交会就直接成交了154台车辆,价值超过200万美元,油车和电车都有。“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北非、南美、中亚、中东等地区的知名汽车经销商。”
为了给“蓉品”出川出海搭建平台,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向奔赴”。
在广交会期间,三次举办了“蓉品”企业和境内外采购商对接——“广交世界朋友 蓉品扬帆出海”第137届广交会成都市交易团主题沙龙。其目的就是搭建供需对接的平台,对“蓉产”“蓉造”特色优质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同时了解采购商的需求。
广交会上可谓是“万商云集”,不少企业都期望借助这个机会与欧洲、东盟、拉美、中东等市场进行对接。成都帕维尔门窗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言东直言:“政府搭建的平台,整体效果超出了预期。”
这既是为了达成新的合作意向,也是为了联络老朋友。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庄轲涵在接受采访时说,公司主要在新材料领域深耕,“这次接触到了较多来自中亚、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的客商,这些地区是未来可拓展的‘蓝海’。”
通过对话来促进合作,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蓬勃发展的成都。埃及三叉戟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桑尼在主题沙龙上说:“我对成都的印象非常好!我发现了一些新的原材料供应渠道,肯定会和他们合作的。”
在此期间,成都市商务局还发布了“蓉品出海”机会清单和政策,以便企业从中发现商机,达成更多务实的合作。
代洋龙还清楚地记得主题沙龙上的场景,他说:“会议室都不够用。”在他看来,政府主动靠前服务,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对企业的沟通交流、拓展海外市场有很大的帮助。“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的客商,都是在广交会上结识的,今年我们还计划在海外建店,进一步打开市场。”
本文总结了第137届广交会中成都交易团的成果,包括成交订单数量、金额的增长情况,以及不同企业在广交会中的收获,如拓宽市场、结识新客户等。同时强调了政府为“蓉品”出川出海搭建平台、发布政策等举措对企业的积极影响,体现出广交会对成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