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汇总了多家证券公司对于市场的分析和投资建议。包括中信证券对中长期行业选择趋势的看法,招商证券关于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的观点,华泰证券对市场大势及配置的分析等,涵盖了从市场节奏、政策影响到行业配置等多方面内容。
中信证券指出,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受限(在彻底取消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前)的情况下,国内政策以托底和应对为主,4月只是试验和预防特征的政策期。筹码出清较彻底且对业绩不敏感的主题占优。当前市场整体情绪位置不低,5月“高切低”是应对策略,科技板块较医药和消费更接近冰点,对风险偏好回升更敏感。从长期来看,贸易战僵持阶段下,国内无强刺激和妥协协议,中长期有三大高确定性趋势,即中国科技自主可控的认可度、必要性和确定性增强;欧洲在多领域需求将增加;中国与非美市场的贸易和技术合作会加强。行情节奏上,4 - 5月可能是筹码出清后的交易机会,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待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步后的下半年开始)是基于基本面做配置的最佳窗口,届时核心资产占优。配置上,5月关注新技术和产业题材轮动、海外科技映射链修复和服务业扩内需政策落地。
招商证券表示,4月政治局会议稳定资本市场的表态以及救市举措,表明决策层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后续A股下行风险可控。随着业绩披露期结束进入真空期,在经济稳定、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提升。政策方面,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和自主可控领域(如科技自主可控领域的国产替代、产业体系),长期来看消费是政策主线,即便短期消费超预期政策落空,全年仍需关注,尤其关注以旧换新可能扩围领域和服务消费领域。
华泰证券提到,上周国内政策预期与外部关税反复交织,A股缩量回升。随着政治局会议、业绩期和关税扰动第一阶段结束,市场进入“空窗期”,资金观望情绪浓,等待新变量选方向。大势上,政治局会议的“底线思维”支撑风险偏好,但关税变数仍在,节前或震荡,后续关注中美关税谈判进展等。关税政策和国内应对是中期主线,短期紧迫性降低,应挖掘业绩披露后的基本面线索。配置上,不确定性下赔率优先,中期维持红利、内需、自主可控的哑铃组合,边际增配服务消费和科技中高性价比品种。
银河证券称,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板块与行业配置有变化,2025年第一季度科创板和北证配置比例上升,主板和创业板回落。行业上,基金在科技制造领域加大布局,聚焦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有色金属在涨价预期下配置热度上升,大消费受青睐,非银金融和地产链关注度提升但仍低配。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资本市场重要性,有助于提振信心。配置上建议关注红利板块(估值吸引、业绩稳健、防御性强且受益于中长期资金流入)、科技板块(政策支持、产业自主可控有中长期配置价值)、大消费板块(内需战略强化、政策支持服务消费带动行情修复)三大方向。
长城证券认为,4月政治局会议表述符合预期,强调底线思维且有“增量”色彩,对科技和消费着墨较多,力度和节奏倾向于逐步推进。一方面要保留政策工具应对风险,另一方面要让经济平稳运行并促使科技突破。资产配置上,仍建议关注红利板块,重视经济周期下资产价格规律;科技板块中的半导体设备、AI芯片、光通信与服务器等“硬科技”细分赛道,有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性价比突显时值得关注。
光大证券指出,一季度偏股型基金仓位上升,港股仓位创历史新高。分行业看,加仓集中在TMT、内需消费和资源品板块,持股集中度除前30大重仓股占比外持续提升。这可能意味着公募基金对市场分歧减小,结合仓位和行业配置变化是积极信号。4月财报集中披露,资金需重新锚定价值中枢,机构调仓换股需求增加,投资者谨慎,市场进入调整阶段。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底线思维,后续四条政策主线落地值得期待,市场未来可能处于“弱现实、弱情绪”或“强现实、弱情绪”情景,对应防御与顺周期风格轮动。
华创证券坚持当下布局黄金坑观点,回调即配置机会。二季度政策端市场预期应放在既有政策加速实行,年内增量政策可能要等7月政治局会议基于二季度经济基本面磋商。外部冲击不确定下,内需和自主可控产业链是资本市场关注重点。消费板块是内需主要代表,低估值提供安全边际和向上弹性可能,政策资金更多投向消费者(主要是耐用品消费补贴)。中美科技角逐推动自主可控产业链格局重构,中国凭借消费市场和工业体系优势,有望通过场景应用反哺技术突破。
财通证券表示,汇金等国资增持ETF后市场情绪企稳,本周宽基ETF流入放缓时全A日均成交额回升且融资盘流入,风偏好转。大盘震荡修复接近关税冲击前位置。从一季报看,全A业绩修复,内需相关的食饮景气延续、消费龙头表现更优。配置上“以我为主、以内为主”,重视内需支撑与政策预期的大金融地产链、消费、央企重组三大权重方向,有业绩支撑、胜率催化、补涨动力和赔率性价比,是当前阻力较小方向。
开源证券认为,4月25日政治局会议体现“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和“底线思维”应对外部冲击。国内对冲对美出口可关注扩大内需与财政刺激、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对其他国家出口和出海三个维度。基于此,重视科技成长“自主可控 + 国产替代”、消费“政策 + 内生复苏”、成本改善驱动、出海结构性机会四个行业方向,把握绝对收益思路下的中长期底仓“红利 + 黄金”(辅以高股息优化思路增强收益,如沪深300增强、央国企红利蓝筹)。
财信证券提到,4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基调积极且留有余地。“五一”前市场可能震荡整理,操作宜防守。“五一”后,海外关税扰动、国内政策加力、财报密集落地后,市场有望走出震荡向上的结构性行情。5月海外关税战扰动消退后,市场回归扩内需和AI产业趋势逻辑。可关注受益扩内需的消费板块(尤其是服务消费)、高股息防守板块;中长期关注AI产业链、自主可控方向的低吸机会。
本文总结了多家证券公司对当前市场状况、发展趋势以及投资配置方向的观点。中信证券着眼于中长期行业趋势,招商证券关注市场风险偏好,华泰证券聚焦内部确定性等,各证券公司从不同角度为投资者提供了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