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央大街通过打造多个旅游消费新场景,如肖克庭院重现百年前品牌,周边开放小众博物馆等,同时传统商业业态与AR技术融合推出文创产品,还举办多项活动吸引游客,展现出传统与现代融合下的旅游新魅力。
央广网哈尔滨5月1日传来消息(记者李雪、张瀚予,实习记者赵硕晗),曾经的老洋房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传统伴手礼与AR高科技相遇,哈尔滨构建起众多崭新的旅游消费场景,借百年老街开启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这是中央大街肖克庭院(央广网记者 张瀚予 摄)。
据哈尔滨中央大街肖克庭院负责人焦颖晶介绍:“在小长假以及周六周日的时候,这里的客流量能够达到平日的2到3倍,预计‘五一’期间游客数量会更多。”2024年,肖克庭院重新装修后免费对外开放,为了让游客有更丰富的体验,庭院精心打造了多个充满历史韵味的消费场景。
梅金面包房、阿扎多夫斯基糖果店、边特洋行等,这些100年前就在这个小院里经营的品牌,如今重新被引入并且开业,游客们来到这里仿佛能够看到百年老街曾经的模样。
瞧,这是阿扎多夫斯基糖果(央广网记者 张瀚予 摄)。
来自北京的吴女士是一位烘焙爱好者,她拎着一大袋面包石形状的面包对记者说:“作为一个烘焙爱好者,特意来尝尝老面包的味道。”
除了肖克庭院之外,在中央大街这条长达1400多米的文化历史名街周边,还开放了十余家小众博物馆和文化体验场所。
比如这个巧克力博物馆(央广网记者 张瀚予 摄)。
还有这个哈尔滨文创市集(央广网记者 张瀚予 摄)。
游客们可以在端街博物馆穿越历史,走进老街往昔的岁月;能够在大公馆穿上华丽的服饰乘坐百年电梯,品尝最正宗的俄式西餐;还可以在秋林格瓦斯百年文化馆品尝一杯鲜打饮料,感受异域传统味道。
来自吉林的吕女士说道:“每次来中央大街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新开的这些店铺和场馆,越来越有韵味了,我选购的伴手礼也更加丰富了。”
随着游客消费需求的转变,哈尔滨传统商业业态不断创新,把城市文化和AR技术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既有科技感又蕴含城市文化的文创产品。
看,“魔法列车”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央广网记者 张瀚予 摄)。
在中央大街上有一辆“魔法列车”,其中一款冰雪大世界摩天轮造型的冰箱贴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龙粤魔法列车总经理于洋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款冰箱贴在去年的基础上做了全新升级,结合AR技术,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就能看到一个动态视频,实现裸眼3D的效果。”数字技术的应用,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回到家乡后也能沉浸式感受哈尔滨的美景,把这份美好留存并继续传递。
这就是融合AR技术的冰箱贴(央广网记者 张瀚予 摄)。
还有融合AR技术的玩偶盲盒(央广网记者 张瀚予 摄)。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赵彬杰表示:“‘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还推出西餐文化沙龙、面包文化沙龙、老街画师肖像艺术画廓、中央大街阳台音乐演艺、知名品牌‘快闪’等多项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和市民来感受‘尔滨’文化,体验异域风情。”
哈尔滨中央大街通过重现历史场景、开放小众场馆、结合AR技术推出文创产品以及举办多种活动等方式,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消费体验,展现出独特的旅游魅力,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merich.net/archives/1369.html